农业部负责人解读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三权分置” 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0123】

农汇网评    来源:农汇网    时间:2017-01-23 11:29:25    阅读:999次

[ 摘要]今日农汇,汇集今日农业资讯。主要从政策、市场、合作社、农村金融、农资等方面传递今日最新农业信息。

.三权分置

农业部负责人解读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三权分置” 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

        “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相关改革工作任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11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对这项重大的农村改革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入解读。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

        “三权分置”,是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现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

        韩长赋说,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土地承包权的前提,农户享有的承包经营权是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在土地流转中,农户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

        “三权分置”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实行“三权分置”,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权分置”丰富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是习近平同志“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

        紧紧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

        “三权分置”改革,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的主线,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意见》要求,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发挥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要充分维护农民集体对承包地发包、调整、监督、收回等各项权能,发挥土地集体所有的优势和作用,切实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

        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农村集体土地由作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要充分维护承包农户使用、流转、抵押、退出承包地等各项权能。不得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平等保护经营主体依流转合同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保障其有稳定的经营预期。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鼓励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

        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

        “三权分置”,很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此,中央在十八大以后进行部署,全面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目前,已经有2545个县(市、区)、2.9万个乡镇、49.2万个村开展,完成确权面积7.5亿亩,接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60%。通过“确实权、颁铁证”,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的新经营主体心里都有底,流转时间可以长一点、稳定一点,便于经营主体拿到土地生产经营的长远预期。

        《意见》强调,要严格保护承包权,维护好承包农户使用、流转承包地的各项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也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其流转土地;赋予承包农户在抵押担保等方面更充分的土地权能;要求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新的经营主体在流转土地上,享有占有、耕作并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稳定经营预期,使其放心投入、培肥地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意见》厘清了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双方在承包地上的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土地流转中产生的纠纷,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原文链接:http://www.jinan.gov.cn/art/2017/1/23/art_162_653794.html

 

二.金融扶贫

科左后旗金融扶贫“贷”动贫困群众富起来

        2016年,科左后旗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强化资金整合,以金融助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撬动农村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63岁的胡宝老人是图古日格嘎查贫困户,由于老伴患病、子女上学支出很大,导致家庭一度陷入困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两口赚钱的路子也越来越少了。2016年,旗镇村三级干部借助信用联社推出的“央贷扶”,帮助他协调了5万元贷款,购买了6头牛。对于胡宝来说,这一年是喜事连连的一年,就在元旦前,他将精心养殖了小半年的300多只鸡出售给了银铃草原牧鸡合作社。他高兴地说:“加入银铃草原牧鸡合作社以后,不仅学到了许多养殖技术,在销售方面还能与大企业直接对接,钱赚的更多了。”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像胡宝这样的贫困养殖户目前在银铃草原牧鸡合作社有30多户,为把养殖产业打造成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合作社结合实际推出了“金融+合作社+农户”订单养殖模式,以“统一提供鸡雏、统一回收牧鸡”的方式,带动贫困养殖户标准化养殖,从而破解农户资金不足、技术薄弱、销售渠道狭窄等问题。

        另外,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科左后旗信用联社积极创新服务手段、贷款产品,全面开展“央贷扶”工程,对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推行“金融+合作社+农户”的帮扶模式,增强其“造血”功能,激活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金融扶贫资金精准投放到位。年内,累计发放产业链贷款3525笔、10814万元,扶持5家涉农企业、54户涉农个体工商户、3471户农户,其中贫困农户500余户,贷款金额约为1500万元。

原文链接:http://www.northnews.cn/2017/0119/2370149.shtml

 

三.现代农业

关注现代农业  莱芜17万农民变身“新社员”

       据莱芜日报报道,“以前种了谷子愁着卖不出去,现在有了合作社,大伙又发愁不够卖。”钢城高新区清泉岭村村民安玲高兴地说。该村在成立“清泉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流转土地20亩,吸纳了58户社员。去年合作社通过微信平台,不到3个月时间就销售小米3000多斤,实现经济效益3万多元。

      近年来,我市依托“三辣一麻”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特色品牌,积极搭建政府联系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平台,农民合作社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质效,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676家,联合社21家,重点培育了国家、省级、市级示范社11家、47家、193家。注册资金48亿元,注册成员3万余人,入社社员近17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9万户,建立标准化基地20余万亩。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7年底,我市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仅有5家,到目前已发展到1676家。农民在发展合作社的过程中,由不认识到认识、不自觉到自觉,实现了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变。

      覆盖领域不断拓展。从产业分布看,主要涉及蔬菜、畜禽、林果、渔业、中药材、服务、旅游、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涵盖了我市主要特色农产品。其中,种植业1201家,占71.7%;养殖业336家,占20%;服务业94家,占5.6%;其他45家,占2.7%。在地域分布上,合作社覆盖了全市800多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0%以上。        

        发展形式不断丰富。从兴办合作社的主体来看,涌现出能人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村两委牵头型、职能部门领办型、土地入股型等5种主要形式,如由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发挥专长创办的合作社达950多家,占合作社总数的60%左右。从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来看,涌现出“合作社+超市+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涵盖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生产与销售合作型的达到80%以上,产加销一体型的达到20%以上。

        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合作社以产品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纽带,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实现了由单一生产领域合作向流通加工等经营领域合作发展,由单纯技术合作向资本、土地、品牌等多领域合作拓展,由单纯农户合作向吸引金融、技术服务等部门参与转变,逐步形成了技术协作、生产服务、科研开发、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类型。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实行了“五统一”生产管理模式,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原文链接:http://laiwu.dzwww.com/xinwen/201701/t20170123_15470208.htm

 

四.农机服务

湖北松滋加快农机服务新型主体建设

        2009年以来,湖北省松滋市按照“引导不强求、扶持不包办”的思路,坚持“农民主体、规模经营、严格规划、拓宽领域”的原则,着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维修中心等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政策扶持。2015年,印发了《松滋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方案》,规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市16个乡镇组建16个具有一定规模、带动效益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2-3家跨乡镇、跨区域的农机合作社联社,建成2-3个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近三年,松滋市政府投入奖补资金70万元,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65万元,用于农机服务新型经营主体建设。

        二是发展速度快。至目前止,全市已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33家,农机维修中心13家,组建农机服务队311个,培育农机大户521户,农机科技示范户160户。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了3家省级示范社、1家国家级示范社。

        三是建设标准高。33家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3668.1万元,目前,拥有固定资产4078万元,社员1169人,农机具1240台。合作社占地面积达到23190平方米。特别是沙溪坪、济禾、鑫盛等8家农机合作社,建设标准高,投入大,运行规范。尤为突出的是沙溪坪农机合作社,在近年70岁的周章协同志的带动下,三名核心成员扭成一股绳,齐心协力,近二年内投资近150万元进行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最快的速度跻身省级示范社行列。

        四是组织形式多样化。有农机大户领办型、村组干部领办型、种植大户领办型等形式。

        五是服务效果好。目前,农机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3万亩,年作业量21万亩,年经营服务收入1954万元,社员人平收入近3万元。特别是沙溪坪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团购、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统一收购、烘干、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取得了良好效应。春林农机合作社向宛市福利院捐赠稻谷2万斤,棉被50床,在社会上赢得了赞扬。济禾农机合作社开展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即将迎接农业部验收。丰茂、新农、豹子岭三家合作社参与农业一体化服务项目建设等,荣华农机曾经创造了“五统一”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该市将委托1-2家合作社,开展水稻——油菜连作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为推进该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索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news.wugu.com.cn/article/964706.html

 

五.合作社助力脱贫致富

贫困户+合作社+电商 枣阳七方镇探索脱贫新模式

        近日从枣阳市七方镇政府获悉,该镇的紫薯、牛肉、黑花生、鸽子蛋等农产品1月1日在湖北口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口碑商城”上线销售以来,销售额已逾3万元。

        为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实现有效脱贫、长期脱贫,七方镇积极探索“贫困户+合作社+电商”模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我们收集贫困户的农产品,由合作社进行包装,再通过‘口碑商城’销售。”七方镇镇长冯子明说。

        据了解,湖北口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口碑商城”于2015年8月3日上线,目前注册投资用户已达1.3万人。湖北口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范晖说,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七方镇的交流,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帮助七方镇贫困户脱贫。

原文链接:http://news.cnhubei.com/xw/hb/xy/201701/t377790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