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国办转发意见 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今日农汇    来源:农汇网    时间:2016-09-28 11:07:26    阅读:105次

[ 摘要]今日农汇,汇集今日农业资讯。主要从政策、市场、合作社、农村金融、农资等方面传递今日最新农业信息。

一.农村扶贫开发

国办转发意见  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农办、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

      《意见》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资源统筹等原则,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的重点任务。在政策衔接方面,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在对象衔接方面,提出要完善农村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财产作为主要指标,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因素,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在标准衔接方面,规定农村低保标准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地方,按照国家扶贫标准综合确定农村低保的最低指导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已经达到国家扶贫标准的地方,按照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调整。在管理衔接方面,要求县级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加强沟通,共享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名单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农村低保对象名单等相关信息。

      《意见》要求,2016年11月底前,各省(区、市)民政、扶贫部门将实施方案报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备案。2016年12月底前,县级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和残联要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一次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比对。从2016年开始,相关部门每年至少比对一次台账数据。

      《意见》提出,中央财政安排的社会救助补助资金,要重点向保障任务重、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倾斜。要探索建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制度,根据社会救助对象数量等因素配备相应工作人员。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农村低保服务。

原文链接: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609/t20160928_1242997.htm

二.合作社特色产业

农民坐等钱进袋 脱贫“摘帽”有盼头

       走进柳城县凤山镇头塘村茂林屯村后山坡的养鸡场,色泽鲜艳的鸡群映入眼帘,有的低头觅食,有的嬉戏游走,生活一派“安定和谐”。这个养鸡场就是由村里几个敢于吃“螃蟹”的党员共同发起成立的,当地通过实施“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助力全村的脱贫致富。与别的地方不同,头塘村的贫困户则是当起了“局外人”,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年底就有钱进口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把鸡寄养在合作社,不用担心技术的问题,年底就等分红了。”凤山镇头塘村茂林屯村民冼耀光对于村里搞的扶贫模式称赞不已。头塘村辖7个自然屯,66分以下的贫困户共45户148人。贫困户的户数和人数虽然不算多,但很多人都没有任何种养技术,加之村里土地少、基础设施差,脱贫压力并不小。经过一番调研走访,村里决定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采用原生态的放养模式,以合作社为载体发展林下良种鸡养殖。

       在养殖初期,由于没有养殖技术,村里的一些贫困户,特别是老弱病的家庭,对于发展养鸡犹豫不决。为了带动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来自市环卫局的第一书记王兴建发动后盾单位和村里的几个党员决定共同出资建立合作社,为每人购买30只鸡苗,并将鸡“寄养”在合作社。年底,贫困户将从合作社得到分红。“我们这个模式主要是解决了贫困户的技术和风险问题,让村民在不影响其他劳作的情况下增加收入。”凤山镇头塘村第一书记王兴建描述着这一扶贫模式带来的作用。村里希望通过此模式,引导贫苦户在拥有一定收益后,以资金或者人力入股,积极加入产业扶贫当中。

       为了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合作社将第一期的5000只鸡分到三个养殖场进行养殖。在养殖方式上,合作社在养殖场里放置了收音机和诱虫灯,收音机播放的广播可以让鸡群适应外界的声音,营造一个舒服环境促进鸡的成长。而诱虫灯,不仅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还可以为鸡群提供各类“营养晚餐”,对于提高鸡的肉质和口感有很大的帮助。

       合作社从今年5月成立至今,实施统一购苗、统一养殖、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养殖的各项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我们合作社养这批鸡的出栏率大概是95%,利润大概是每只30元左右,那么算4500只鸡就有13万多的纯利润。”对于今年年底上市的鸡,合作社负责人陆志福充满信心。

       2016年,柳城县计划实现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7240贫困人口脱贫。在这4个贫困村中,凤山镇就占了两个。为了顺利完成今年的脱贫摘帽任务,凤山镇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整合相关项目,多举措培育扶贫产业,加快全镇的脱贫步伐。除了头塘村初见雏形的养鸡产业,在另一个脱贫村对河村,凤山镇依托塘进屯“禅韵丝缘”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通过桑蚕合作社和旅游公司,采取了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相结合的模式,全力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原文链接:http://www.gx.xinhuanet.com/liuzhou/liuchenxian/20160928/3456426_c.html

三.土地流转

万山乡土地流转促发展 荒山转眼变“金山”

       在海拔近千米的万山乡孙阔村,60多亩的高山水稻陆续成熟,层层的梯田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色泽,让这个原本沉寂的小山村彰显另一番生态之美,勾勒出一幅美丽、富饶的乡村风景画。而这片金色田野上撒播的高山水稻,正是乡村两级通过土地流转得来,并成立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能为合作社带来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万山乡是我县革命老乡,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近年来,随着年轻人进城越来越多,万山乡常驻人口越来越少,留守村中多是老、弱、病、残、幼,在个别行政村甚至出现了“人去村空”的情形。劳动力不足以及资金的大量外带,抛荒弃耕问题十分突出。 
       眼瞅大片的良田成为荒山,乡党委、政府感到了非常惋惜。“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们不愿种田,都是嫌弃水源有限,每年水稻都因为干旱而减产。”县人大代表、孙阔村党支部书记罗佐彬介绍,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他们把万山乡水源有限耕种困难的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得到了支持。于是,他们在孙阔村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一个水库,为村民种田提供水源保障。 
       解决了水源问题后,罗佐彬在乡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萌发了进行土地流转,建立合作社的念头。他觉得,原本60多亩土地需要二三十人耕种,如果能够建立合作社那就只需要2、3个人专门负责管理,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于是,他在村里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绿林农工商合作社,将村里的60多亩梯田通过协商签定协议流转过来,开始种植高山水稻。 
       为了支持绿林农工商合作社,万山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将梯田原来的泥土田埂浇筑成水泥田埂,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合作社的生产成本。此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还在田里套养了田鱼。据初步统计,每亩稻田一年的产量可以达到1千多斤,田鱼产量也可以达到50来斤,经济效益将达到50多万元。村民们在看到经济效益后,纷纷加入合作社。在孙阔村的引领下,该乡孙岸村、白坦村、乌泥塘村也先后成立了合作社,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荒山转成致富田。 
       今年70多岁的罗文秀是合作社的成员,她满脸喜悦地说,现如村里的土地流转后,原来荒废的梯田,一下子成为了致富田,这对于外出打工的村民来说更加安心。在村里的老人也可以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在家门口赚钱,心理甭提有多高兴了。

       “万山乡地处偏远,过去弃耕抛荒现象十分突出。对此,积极谋划、创新,为精准扶贫摸索出一条道路。”万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留守的老百姓,该乡深入开展脱贫致富行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将弱势转变成为发展优势。目前,万山乡正在积极开展承包经营权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协调利益和资料管理等服务,建立土地流转动态监管机制,促进土地高效流转,为入社农民带来了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收入,更带来了就业机会。

原文链接:http://qtnews.zjol.com.cn/news/text.asp?id=601621

 

四.融资征信

征信情结“贷”动融资之变

       地处宁夏中部核心干旱区的同心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一直以来,农民贷款难,资金需求很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农民手里又没有抵押物,找熟人能贷到几百块已经很不容易,然而每年沉淀下来的不良贷款,又让当地银行面对农民望而惧贷。直到2006年,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推出了土地经营权反担保贷款,村里的面貌不一样了。一种“征信情结”在这里悄然生根,在转变了人心的同时,也撬动着千万家庭的沧桑巨变。

       1、银行惧贷不良贷款年年沉淀

       九月中旬,正值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节前夕,记者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新华村。迎面遇到刚从果园劳作归来的村主任马自红。回忆这几年村里的变化,58岁的老人感慨万千:“没有贷款的时候,地都种不上。去信用社贷100块钱都要找人托关系。那个时候基本上没有收入,除了政府救济,只能偷着抓发菜,挖甘草勉强维持。现在大不一样了。”

      农户有资金需求贷不到款,而银行有资金却贷不出去。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风险控制部经理马玉江告诉记者,2006年以前,信用社发放到农民手里的贷款,每年都有10%~20%左右收不回来,好像已经成了一个规律。“信用社的客户经理都害怕贷款给农民。因为一旦出现不良贷款,信用社的经理就得自己掏钱赔偿。”

      面对这样的矛盾,时任信用联社客户经理的马玉江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农民拖欠贷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钱还,而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心县上河湾村养殖大户田金林向记者坦言:“前些年的贷款混乱不清。我们的农户在银行贷了款,不管是搞养殖的,还是做种植的,不还也就不还了。农民一直有一个意识,看到别人贷款有拖欠,自己也不想还。一来二去时间长了,还款的意识也就淡漠了。”

      一方面,农户的信用意识不强,每年形成的不良贷款让信用社不敢放贷。另一方面,农民手中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这也是令信用社负责人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在我们调研的时候,农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手里唯一的资产就是土地,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那时候我们就想到,农民把土地看得这样重,我们为什么不在土地上做点文章呢?”

       2、土地入股形为抵押实则约束

       抓住了农民对于土地的特殊心理,2006年,同心县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各村委会共同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信贷产品。经过几年的反复修正,到2012年更名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反担保贷款”:以村成立“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注册登记为合法主体。需要贷款的农户自愿将自己拥有的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合作社入股而成为社员,同时选择二至三户社员农户作为联保贷款担保人。至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为贷款农户提供担保,贷款农户以其入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合作社提供反担保。

      贷款人除了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外,还要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反担保贷款协议书”,写清反担保土地的位置和面积、反担保的范围以及违约处置的方式。一旦出现还不上的情况,由合作社出面,将贷款人入股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其担保人经营,并由担保人代替贷款农户还清贷款。直到流转土地的收益偿清贷款的数额,担保人再把土地归还给贷款人。单次贷款期限为一年。

      “在2006年初我们进行首次试点,选了上河湾村等3~5个村,总共放贷150万。放了这么多钱,我们心里也没底,是不是有风险?期限到了农户能不能还得上?令人欣慰的是,在2006年年底,贷款全部都按时偿还了,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马玉江说。

      从这一年开始,同心县的信贷状况终于流露出一丝曙光。

      上河湾村养殖大户田金林是村里最早参与反担保贷款的农户之一,也是上河湾常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副社长。从2006年开始,老田从信用社贷款5000元搞肉牛养殖,几年下来,不但规模越做越大,自己成立了“同心河东伊斯兰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家庭农场的模式经营15亩养殖场,存栏60多头牛,300多只羊,还种植苦水枸杞100多亩,俨然已经成了村里每个人都羡慕和向往的对象。然而,从每年几千块到如今一年就贷款10万块,老田没有拖欠过一笔贷款。

      “信用社的目的虽然要保障我们的发展,但贷款的前提,还是要保障资金回收的。从我们农户来讲,一年内没有还上,不但贷款停了,如果贷款人还不上,担保人又没有替他及时还清,那么担保人的土地也要流转给合作社。土地在我们的心目中那就是命根子,我们既然愿意把土地作为抵押,就确确实实说明,我们是诚心实意地做了担保。”老田说。

      负责给老田贷款的同心县河西信用社网点主任马栋向记者谈到这样一个感触:在为期一年的贷款期限中,贷款农户需要交纳4次利息,“以前每次清利息,我们都要去每家每户催收,现在不用了,偶尔有人漏存少存,我们与合作社打个招呼,合作社与农户说明一下,农户不管多远,在不在本地,都会及时把利息打到我们的银行账户里。”

       3、信用支持农民重返家乡致富

       上河湾村村民吴永生是老田经营的养殖合作社中的一员。右臂有伤残的他出去打工屡屡碰壁,近几年却在自家村里干出了一番天地。老吴2006年在河西信用社通过合作社反担保贷款5000元搞肉羊养殖,贷款一年比一年多,规模也一年比一年大。说起贷款养羊的话题,老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一只羊要700块钱,一开始我们贷得少一点,实验一下。后来发现这办法能行,我们就从5000贷到1~2万,现在每年贷款3万,养羊逐步有了利润,这样发展下来,收入已经翻了几番。”靠着自己实打实的辛勤劳动,老吴家的生活越来越宽裕,翻修了房子也买上了汽车,“十年前我们贷款5000块要等两个月,如今贷款3万用不到两天。如果没有信用社每年给我们贷款,单靠地里的收入,家庭生活勉强能够维持,但是根本发展不了这么快。”老吴坦言。

      “以前农民出去务工,在建筑工地风吹日晒,一个月能拿个三四千块,年底的时候也没落下几个钱。现在老百姓这么一核算,还是回家种地划算。像老吴这种规模算是中小型了,大一点的像老田这样的规模,同心县每个村里都有好几家。”马栋说。

      据了解,河西信用社网点向上河湾村投放贷款金额最高的年份达到了2600多万,贷款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全村1060户已有707户加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占全村人口70%。上河湾村村支书田金福告诉记者:“有了反担保贷款的十年来,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都盖起了新瓦房,30%的农户家里都买了小汽车,这都是农民收入增加带来的可喜变化。”

      截至今年6月,同心县土地经营权反担保贷款涉及全县5个乡镇的37个行政村,贷款12304户,累计投放土地经营权反担保贷款17.96亿元,十年来没有沉淀一笔不良贷款。

      “目前县里的流转交易中心还没有完全建立。如果这个体系完全建立成熟了,农户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出现风险,他的土地就可以快速流转到其他经营主体的名下,这对于抵押物变现的处理以及贷款风险的防范都会是一个突破。”关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未来的发展,马玉江这样说。

原文链接: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60927/3920452.shtml

五.合作社增收致富

小高庄村借助农村合作社优势 确保村民增收致富

       前不久,市委书记李鸿忠到静海镇小高庄村调研,让这个只有100多户居民的小村声名鹊起。日前,伴着清爽的秋风,记者来到静海镇小高庄村一探究竟。

      走进小高庄村村西的枣树园,嗅着泥土的清馨和空气中飘溢着的枣香,看到村民们正在打枣、收枣、装箱,虽然个个满头大汗,但收获的喜悦却挂在脸上。

      “李鸿忠书记就是在这棵枣树上摘下一颗枣子品尝的,他说要为俺们村的脆枣打‘广告’。”在枣树园,村党支部书记刘振杰指着枣园东侧的一棵枣树对记者说:“有了市领导的支持,俺们村有决心和信心,把高庄脆枣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枣树种植协会,实施优质冬枣示范种植项目,免费为村民提供冬枣树苗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边走边谈,记者看到村民孙力兴正拿着竹竿儿打枣,老伴儿将滚落满地的脆枣收进塑料桶里。说起高庄脆枣,孙大爷如数家珍:“咱这脆枣的品种是‘圆铃枣’,这么多年的实践证明,虽然外地也有种这品种的,但是都没咱这个味儿好。咱村里的土壤是祖辈留下的沙土地,种植脆枣合适,这就是咱们的财富啊!”

      刘振杰介绍说:“高庄脆枣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已经成为村里的‘名片儿’。脆枣的收获季节一共就20多天,一般是每年的9月10日前后至月底。从树上摘下来,最多保鲜7天,因此只能‘吃鲜儿’。高庄脆枣可是走南闯北,最北卖到黑龙江,最南卖到上海,外地人也能享受到这份儿脆甜。”

      记者随手摘一颗仔细尝,的确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口感清爽、枣皮儿薄、甜而不腻……

      在枣园深处,记者看到村里的几位妇女围坐在地上,把摘下来的枣倒在塑料布上,剔除树叶、烂果、杂草,然后把最干净的脆枣装箱,那份儿喜悦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57岁的村民杨玉英把装好箱的脆枣搬上三轮车往枣林外面运,批发商来到田间地头儿收购,三、四辆大货车停在道边儿,议价、过秤、交易,把“收获”揣进口袋里。

      望着忙碌的村民,村主任胡振泉介绍说:“我们村每年卖枣的收入近300万,村里有400多口人,平均算下来每位村民卖枣的收入有近8000元,已经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高庄脆枣不能晒干枣,不宜冷藏储存,只能应季鲜食,而且一年就20多天能吃到。如何让脆枣给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这也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们要改变老思维,借助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提高种植水平,摸索脆枣深加工的路子,让脆枣卖出更好的价钱!”

      “市领导放弃节假日休息到小高庄村调研,让全镇党员干部很受鼓舞,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帮助小高庄村开拓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枣园里,记者碰到来小高庄村走访帮扶的静海镇党委书记涂强,他正在同村“两委”一起研究扩大脆枣销售渠道的办法。涂强告诉记者,目前,全镇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市领导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到各自包片村街开展调研服务,以小高庄脆枣种植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实施精准帮扶。

      与此同时,全镇深入研究特色农业发展,尽快发展一批有特色、效益好,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

      在实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好市领导调研时的指示精神,静海镇采取输血与造血综合施治、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不断提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尽快赶上来,确保2016年村集体收入普遍超过20万元。一是坚持抓产业帮扶。指导和帮助小高庄村加快推进冬枣种植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高庄脆枣品牌建设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身价倍增,通过产业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实力增强。采取多种形式,发展产业项目,重点打造以范庄子村为核心的集生产、研发、示范、培训、观光、休闲、娱乐、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动发展小高庄、义渡口、玉田庄3个村冬枣种植区。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租赁、流转无劳力无生产经营技术农户的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坚持抓项目帮扶。工业基础好的村庄,结合毗邻工业园区的优势,通过办企业、建厂房等方式,吸纳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纳入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村庄,将规划建设街面商铺、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项目,提供有力产业支撑,获取稳定收入来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丰富的村庄,将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业产业园和生态观光园,搞好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农家院经营等。三是坚持抓资金帮扶。围绕村街特色产业、民计民生、基础设施等建设,建立帮扶投入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设施资金倾斜,鼓励和帮助村街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让村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

      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静海区领导和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近日,区委书记冀国强、区委副书记王洪茹带领有关职能部门实地深入静海镇小高庄村,结合贯彻落实市领导在小高庄村调研时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静海脆枣品牌打造、农商对接、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建立等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实地解决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和举措。各有关乡镇、部门和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全区枣农开拓市场,实现农超对接、电商销售、品牌经营,为传统农业的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区农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脆枣是静海的特色产品,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脆枣的种植、收购、物流、商贸,不仅是枣农的事,更是我们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进一步研究推进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一步,我们要借助农村合作社资源优势,做好全区脆枣品种改良、农超对接、电商销售,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参观采摘和深加工生产,高度重视脆枣的质量、包装、物流,提升脆枣的附加值,确保村民增收致富,让农民的好日子和脆枣一样更香甜!”

原文链接: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6/09/28/0311956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