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新荔波 乡村旅游助推产业经济高速发展

政策法规    来源:农汇网    时间:2017-12-21 17:20:56    阅读:362次

[ 摘要]

山清水秀新荔波 乡村旅游助推产业经济高速发展

        在荔波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总有一股红色力量鼓舞着荔波儿女,总有一种精神让党旗熠熠生辉,让力量为之凝聚,为发展指明方向。

        五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全县300多个党的基层组织、8000余名党员为推动荔波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为打造贵州旅游“龙头”和“样板”、建成“全国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五年来,荔波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态度和决心,坚持立规矩、学理论、述职责、管干部、建支部、评实绩“六法”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务实传统、持之以恒的为民作风、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抒写了极具荔波特色的“红色篇章”,诠释了“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的时代内涵。

补足精神“之钙” 筑牢信仰之基

        荔波县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大力培元固本,不断“补钙”“加油”,全县党员干部灵魂得到进一步洗涤和净化,不忘初心的赤诚已成为绿色荔波另一抹绚丽色彩。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荔波县积极抓好恩铭故里、红七军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将红色文化教育作为“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学习的重要内容,一批又一批党员接受了革命先烈精神的洗礼。

        聚焦“四风”、服务群众,全县切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信念之本,固思想之元。广大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剖析问题、深挖根源,进一步增强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荔波县委领导率先垂范改进作风,“关键少数”聚焦不严不实问题,进行集中“加油”和“补钙”。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荔波县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深入开展学习教育中,突出红色革命教育特色,将邓恩铭精神融入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学做结合、边学边改,夯实信仰之基,筑牢信念堤坝,争做合格党员。

        牢记信仰,方能勠力同心;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在鲜红党旗指引下,广大党员谱写了一曲曲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铿锵壮歌。

严立规执纪 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送礼,明显“公私不分”,不行!出入私人会所、参加“酒局”“牌局”、办公用房超标,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不行!为官不为,为官不勤,庸政懒政,不行!

        十八大以来,荔波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坚持扎紧“笼子”与“打虎拍蝇”双向发力,驰而不息纠“四风”,坚定不移改作风,党风政风实现明显好转。

        正风反腐,不是“一阵风”,也绝非“走过场”。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纪检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纪委、省纪委、州纪委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好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责主业,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强化正风肃纪和坚定不移惩贪治腐,为荔波“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推动全域旅游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抓关键夯基础,“三转”中深化“两个责任”,建设“互联网+两个责任”监督平台,有力督促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抓预防重宣教,营造风清气正好环境。注重宣教平台创建,创办《清风荔波》月刊、开通《清风荔波》纪检监察网、清风荔波微信等宣传教育交流平台;注重教育形式创新,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意识;注重日常警示教育,扩大廉政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抓监督强效能,服务中心助推发展。强化专项治理,积极开展“小金库”、公务用车、评比表彰、工程建设、论坛庆典等专项治理工作;强化行风整顿,持续开展行风评议工作,通过电视问政等形式督促协调解决事关群众利益、久拖不办的事项;强化效能建设,先后对32名干部因工作懒散拖和工作失误进行通报批评,有力促进了政风、行风及作风的转变。

        抓节点重整治,构建作风建设新常态。先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32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8人,批评教育14人,督促19家单位清退滥发津补贴资金225.9万元;深入乡(镇、街道)、单位开展作风督查,对违反工作纪律的27家单位、41名干部予以公开曝光或纪律处分;扎实把紧“廉政”关,严防新任领导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五年来,共为176名干部澄清事实,为862名拟提拔交流干部、1500余名新招录人员、3075名干部及部分单位评先评优提供廉政情况说明,为相关单位共2605人提供廉政咨询。

        抓民生护民利,织密民生领域监督网。大力开展民生监督“五个一”宣传活动,配备“一村一名监督员”,加大对民生领域问题的排查力度,严厉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自2014年开展民生监督工作以来,全县累计发现涉及民生领域问题304件,立案13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07件107人,移送司法机关9件9人,涉及金额1200余万元。

        抓查处重威慑,纪律审查取得新突破。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置各类问题线索481件,立案202件,结案172件 ,给予党政纪处分198人(其中乡科级45人,受双重处分26人),组织处理5人,免于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挽回经济损失1427.7万元。

紧抓队伍建设 实干担当练“铁军”

        过去五年,荔波县紧抓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五条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注重从基层和一线选拔干部,形成重视基层、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选拔干部,形成崇尚实干、敢于担当、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关注长期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形成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形成不以年龄划杠杠的用人导向。围绕发展型服务型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对发现的综合素质强、发展思路新的领导干部提拔、重用和交流,对发现的发展思路落后、综合能力不适应岗位的领导干部改非,使优秀者提拔重用、适岗者留任培养、不适岗者交流改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领导保证。

        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聚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有能力有口碑的年轻干部。为促进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锤炼品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荔波县不断探索年轻干部培养的有效途径,采取艰苦环境培养和重点岗位锻炼结合的方式,坚持把一线作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主阵地,积极鼓励、引导和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一线锤炼党性、磨练作风、历练能力。不少年轻干部带着一颗赤诚之心深入重大项目一线、信访维稳一线、农村基层一线,用心血和汗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力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办专题讲座、送出去办短训班、组织干部在线学习等方式,组织培训副科级以上干部9000余人次;实施“领导干部进名校”工程,组织100余名领导干部到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进行专题培训;选派科级干部参加省州调训828人次。

以实干论“英雄” 凭实绩用干部

        往昔的荔波县朝阳镇洪江人守着青山绿水这个“金饭碗”过苦日子。“是马老师唤醒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老老少少。”洪江村支书韦开科道出了乡亲们的感恩。2016年,第一书记马丽华来到洪江村驻村开展定点帮扶脱贫工作。她创新方式,以传统老房为媒介引入文化艺术家驻村创造,给原本衰落贫困的传统村寨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书记”变成了村民们最喜爱的“马老师”。

        下基层,到一线,不当“看客”当“干将”。几年间,一茬一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躬身田间地头,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为基层经济发展牵线引路,带领着曾经的经济薄弱村、软弱落后村完成了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逆袭”之路。

        实干兴邦,实干砺人。广阔天地方显“英雄”本色,勇立潮头才见“铁军”作风。五年来,荔波各级党委紧扣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党建工作在基层扎实开展,发挥党建促发展、聚人心作用,引领荔波向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未来迈进。 过去的高桥村,曾经是“集体穷,人心慌”,如今提起高桥村,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全村拥有农家乐80多户,农家旅店30余家,许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15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达15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积累达60多万元。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在乡村转型发展中奋力摘掉“空壳帽”,让村民靠上村集体这棵大树,共同致富。

        基层党建,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荔波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采取“5个1”工作法加大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排查整顿力度;创新“AFE”模式,整合涉农资金资源7400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恶补短板;抓好各领域党建工作,在农村推行“三强三带”(强人带队伍、强村带思路、强业带民富)发展模式,在社区推行“342管理模式”(三清四进两承诺),在机关实施“三个表率”工程(制度落实表率、纪律作风表率、作用发挥表率);学校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非公和社会组织开展“三抓一提”活动(抓业主培训、抓党员发展、抓基础保障,提高党组织引领企业发展能力)。

“两手抓两手硬” 勇立潮头带头干

        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在荔波,党建工作是牢牢贴近中心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压舱石”。

        党建统筹“三农”,服务能力大提升。按照“党建系统统筹、资金整合安排、业务部门培训、基层组织发动、骨干党员带动、专业人员指导、党委统一考核”的方针,建立党建统筹“三农”工作机制。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三农”工作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赢,推动了一大批项目在农村基层落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广大党员在参与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党建,引领城镇建设“加速跑”。注重将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全面推行“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做法。通过开展“四亮四比四看”和“四数五帮”活动,搭建临时党支部、党建联络员、党员干部和工地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形成了“组织围着项目建、党员跟着项目走、干部盯着项目帮、党旗迎着项目飘”的良好工作氛围,推进了在建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围绕全域旅游战略实施,以“实施民族村寨环境整治工程和产业带富工程、争当群众满意的‘伙计’干部和争当同步小康的新型农民、传承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为主抓手,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党建工作新载体。“伙计干部”共为基层群众办理好事实事5万余件,使联系服务群众成为了党员干部工作的“风向标”,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党建扶贫,让精准扶贫更“精准”。先后选派1815名干部驻村工作,按照“一宣四帮”的工作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履职载体,全面推行“十访十问十帮”工作法扎实工作。

        五年来,荔波县党建工作在探索中深化,在创新中前行。干部群众普遍反映,这五年是党的建设思路新、措施实、成效好的五年,也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力度大、亮点多、成果丰的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