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常态对农民合作社的影响

农汇网评    来源:农汇网    时间:2014-12-31 15:32:25    阅读:785次

[ 摘要]

【原文】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 张合成

2014年我国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粮食价格在国家有效调控下稳中略涨,棉花、油料、食糖持续下跌,鲜活农产品季节性波动。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的背景下,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全面倒挂,进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进口价格“天花板”将日益挤压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空间,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将日益挤压农民的种粮增收空间。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主动应对“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实现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项。

【解读】

价格倒挂需要守住的三个底线:农民收入、口粮生产能力、重要农产品供给,在这三个问题中处于生产基层的农民合作社组织应该怎样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小编认为第一要认清进口产品中对于自己的产品冲击形式,有的直接进入工业环节有点进入消费环境,不同的形式对于农民合作社产品进入的市场的影响度不同。

市场不论怎样,核心就是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对于竞争力的解读,从很多层次都可以说明,而从农民合作社角度来说,可以从产品成本、市场环境、营销手段三大方面来解读。

      1.农产品的成本逐年提高,目前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投入已经比国外都高,2006~2013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0%、11.6%、11.6%、13.1%、12.0%,劳动力成本提升明显。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是农民合作社生产的重要工作,节本增效的科技投入必不可少,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现在经常会看到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滞销信息,产生的原因很多,区域市场竞争、产品质量、总体行情、区域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无法在农产品投入时进行了解市场,所以只有走出去或减少市场通路环节降低成本来解决,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提高流通效率和市场信息对接,促进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的模式创新。

      3.在近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农业形式的创新,创新、创新、再创新,农民合作社作为基层生产组织在具备创新的基础条件,以不同形式实现创新,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新的合作形式不断涌现,在营销手段上也不短进行创新,比如开展众筹业务、预售等经营手段,以此实现农业的区域和农产品的突破。

原文链接: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412/t20141230_1003950.htm 

 

备注:

1.欲了解更多的农业、农资知识,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云华农汇网为国内顶级会员合作社拓宽互联网门户,提供农汇二维码服务。

2.点击网页链接,就可对全文进行阅读,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