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汇网(云华旗下网站) > 资讯政策 >

衡阳市:农业抗旱Ⅱ级响应实施方案

来源:农业部     时间:2013-08-29

 8月2日,我市启动抗旱Ⅱ级响应,根据旱情发展和农业抗旱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市政府从预算内蔬菜发展基金中紧急安排1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城区和点上的蔬菜抗旱。启动实施种子救灾储备预案,市财政安排30万元用于购买抗旱所需旱粮及蔬菜种子。各县市区进一步加大财政抗旱支持力度,拨付专项经费,确保抗旱改种效果。

  二、千方百计确保一季稻及已插晚稻用水。各级各部门要科学调度水源,实行统一管水,对灌蓄水充足的库区稻田在抗旱用水时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外出打工农户因无人管理造成人为干旱加剧的情况发生。对靠近江、河、塘坝等水源较近的稻田,要以乡镇为主成立抗旱小分队,筹集抗旱等所需简易设备,实行多级提水抗旱保苗。对无水源且已绝收的稻田,要确保在旱象改变后及时改种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衡阳市农业抗旱补损技术方案》(衡农业发[2013]77号)文件要求,落实好一季稻及已插晚稻的抗旱技术措施。

  三、农业抗旱由以抢插晚稻为主转入以改种旱粮和蔬菜作物为主。8月5日前因旱情不能抛栽的晚稻,在8月10日前改种玉米,8月15日前改种大豆,8月15日后改种马铃薯、蔬菜及其他秋冬作物。

  四、积极兴办改种示范点。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结合本县市区实际,创办1个以上抗旱改种示范片,迅速落实办点责任人,技术指导人,组织调运改种的所需种子等农资。示范片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组织技术服务队做好抗旱改种督查指导和服务。市农业局10个抗旱技术服务队要分别深入所联系县市区,科学指导抗旱,根据旱情及时修改抗旱改种预案,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各县市区农业局派出技术服务队,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抗旱改种中的引领作用。

  六、摸清灾情分布情况当好政府参谋。各级农业部门要配合水利部门深入了解灾情分布情况,摸清当地旱情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设施建设规划建议,着力解决水利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节点水利问题。农业部门实施的田间工程要多雪中送炭,重点用于干旱地区新增双季稻面积。汲取今年抗旱经验,对十年九旱的传统一季稻种植区,采取稻油或稻菜等种植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引导农民改一季晚稻为一季早中稻,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七、配合保险部门及时做好受灾农作物保险理赔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受灾农作物的勘察查验,按时足额发放保险理赔资金,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灾害中的补损作用,减少农民损失,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八、发挥农业系统干部在抗旱改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各级农业系统干部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抗旱工作中讲奉献、比作风、争先进,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摸清灾况,按照要求及时汇总据实上报灾情,指导农民落实抗旱改种技术措施,在旱情解除前不请假,不外出,不休假。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