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八大举措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着社会稳定的大局,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所有工作均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来开展,全局上下、时时刻刻都不离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我局采取八大举措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抓产地环境管理。2004年实施了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共采土样384个、水样36个,共认定无公害水稻产地38万亩、水果产地16万亩、蔬菜产地5万亩和大蒜产地0.2万亩;2008-2009年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共普查农业源总数667个,其中种植业36个,畜禽养殖411个,水产养殖220个,编制了《东安县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为全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2012年开展了重金属污染普查工作,对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进行摸底调查,共采土样648个,其中我县的白牙市、井头圩、鹿马桥、芦洪市和石期市列为重点,目前样品正在检测之中。
二抓农业标准制定。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和我县主导农产品生产的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包括水稻、柑桔、梨、蔬菜、白果等。特别是《东安县无公害白果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省农业厅、省质监局评审,将做为全省地方标准予以发布。
三抓农药质量监管。加大农药产品监督抽检力度,确保农药质量上台阶、上水平。几年来,共抽检农药产品448个,合格农药426个,合格率为95.9%,不合格的22个,不合格率为4.1%;检查农药标签9万余张,合格率在92%以上;检查农药宣传广告4600张,有问题广告600张;共立案38起,除今年外,已全部查结。通过抽检,我县的农药产品质量年年呈上升趋势。
四抓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和《湖南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全面实施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按照合理布局、资格审查、优中选优的原则确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55家,对55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和考试,并授予 “湖南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牌匾。同时,印制《东安县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专用凭证》,发至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要求其建立健全经营档案。对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膦胺等5种高毒农药实行强化管理,从近几年省市明查暗访来看,我县已杜绝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查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抓病虫统防统治。统防统治是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植保理念,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防治效率和防治效益为目标的专业化防治工作。为此,我局在全县发展了24个信誉好、服务好、防效好、受群众欢迎又有发展活力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下属专业化防治队伍56个,每支专业化防治队伍服务面积在800~5000亩,从业人员1278人,拥有机动喷雾器1142台套,全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2万亩。通过实施统防统治,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对水稻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比农民自防平均每亩要减少2次用药,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防治效果比农民传统自防自治普遍提高了5%以上。
六抓农药安全使用。每年利用农闲季节,举办了全县农药经营人员培训班。近三年来共培训农药经营人员660人次,培训内容包括《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基本知识》、《除草剂的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低温季节如何合理施用农药》、《农作物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安全使用农药的五个黄金守则》和目前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品种等,均印制成培训资料发放给农药经营人员,并对农药经营人员进行了考试,合格的颁发《东安县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合格证》,提升了农药经营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了农药的安全使用。
七抓农产品检验检测。自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成立以来,我县的农产品检测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开展。2011年来,县级检测站和芦洪市、井头圩、石期市、白牙市、紫溪市、大庙口等6个乡镇监管服务站共检测时鲜蔬菜、水果样品36425个,合格的36369个,合格率达99.85%。从整体来看,我县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合格率在2011年的基础上上升了0.11个百分点。
八抓农产品质量认证。为发展我县的农产品品牌和检验我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通过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我们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证开发力度,积极组织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至今,我县已有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10个;今年组织芦洪市镇伍世金大米厂认证了4个品牌的无公害大米。
来源:东安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