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粮食生产应急预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防范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出现粮源紧张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省内粮食生产,保证粮食有效供给。根据《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按照粮食工作各级政府负责制和《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规定,各级政府要建立粮食生产应急机制。当出现区域性粮食紧急情况时,当地政府应承担起责任,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恢复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和社会稳定;同时,必须立即报告上一级政府。
第三条 本预案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实施,市、县政府和省直有关职能部门要协调行动,落实应急工作相应责任。
二、应急启动
第四条 根据《广东省粮食应急预案》的规定,经广东省粮食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粮食生产应急工作。
三、应急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在省粮食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由省农业厅牵头,组织省发展改革委(粮食局)、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审计厅、物价局、工商局、气象局、农发行等部门,协调全省粮食生产应急工作。
第六条 部门职责
(一)农业部门负责全省粮食生产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研究提出粮食生产应急行动方案,确定生产地点、规模、品种、数量和农用物资调配。分析粮食生产应急情况,及时向省政府和省粮食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意见;负责粮食应急种子的准备;负责组织协调实施粮食生产应急行动。
(二)发展改革(粮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粮食应急条件下的粮食收购。
(三)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和足额拨付省政府审核同意安排的粮食生产有关经费,并负责经费使用的监督。
(四)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和保护,确保全省基本农田的总量不减少,并负责应急粮食生产使用基本农田情况的监督。
(五)水利部门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技术业务指导工作,制定应急粮食生产的用水方案。
(六)审计部门负责对粮食生产各项应急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七)物价部门负责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八)工商部门负责农资市场的监管,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九)气象部门负责应急粮食生产的天气预报工作。
(十)农业发展银行负责落实粮食收购和粮食市场调控所需资金贷款。
(十一)新闻部门负责做好粮食生产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
第七条 市、县政府负责组织辖区内粮食生产应急工作,制定和实施粮食生产应急行动方案和措施,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完成各项应急工作。
四、应急准备
第八条 省、市、县各级建立粮食生产预测和预警信息系统。
第九条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应急需要,建立粮食生产应急保障系统。主要包括:
(一)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系统。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措施的健全与落实,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五个不准”,严禁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依法严格保护全省3000万亩基本农田,确保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
(二)建立恢复粮食生产应急耕地档案。选择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把面积、质量、地点、经营者等粮田资料建立档案,登记造册,确保恢复粮食生产应急需要。
(三)建立粮食生产应急种子储备系统。根据分级储备的原则,建立省级粮食应急种子储备,制定《广东省粮食生产应急种子储备管理办法》,采取轮换流动储存,确保恢复粮食生产的用种需要,保障粮食用种供给有效安全。各级都要建立粮食应急种子储备制度,落实相关的储备资金和政策,确保粮食供需紧张情况下恢复粮食生产所需应急种子。
(四)建立粮食生产资料应急系统。省和各有关市提前确定化肥、农药、农机具定点生产厂家,建立应急农资的供应渠道和网点,确保粮食生产应急条件下的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产品应急供应。
(五)建立粮食应急收购系统。由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应急生产条件下的粮食收购企业,并组织企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