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仍是主要收购力量,玉米价格震荡整理为主
行情回顾
上周,连玉米C1405合约运行重心略有下移,不过下跌幅度十分有限,期价整体在2340元/吨上下波动,虽然持仓量仍呈现增加态势,但成交积极性明显下降,最终期价收于2341元/吨,较前一周下跌6元/吨。目前1405向1409移仓略有停滞,表现为1405持仓量增加22962手,至40.6万手。整体来看,周度玉米期价仍难以触及阶段性阻力2350一线,且上方仍受制于多条均线压力,后期或将延续震荡整理态势。
要点分析
1、东北玉米购销依赖临储,入库数量高于预期
东北地区临储收购量已经远高于上年同期,最近一周 收购量提高到370万吨,东北三省一区的收购量预计已经超 过4660万吨。贸易粮非常罕见的“退市”,加工企业仍不增 加库存。贸易企业和用粮企业都积极参与临储托市收购,这种情况在收储期不会有太大改变。临时存储玉米收购量会明 显超过当年产需结余量,市场预计至4月底最终收购量可能将达到5000-5500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今年玉米购销明显异于往年,下游企业备货积极性不足,大多以随采随买的策略进行,表明市场参与者看淡后市的态度,不过目前国家仍维持强有力的临储政策,对盘面形成一定支撑。
2、南北港口库存数量略有下降,抑制玉米下跌空间
上周,北方港口贸易商收购15%水分以内玉米价格2280-2300元/吨,平仓价2340-2350元/吨,较上周上涨10-20元/吨。广东港口东北玉米成交价2330-2340元/吨,水分偏高的玉米报价2270-2300元/吨,价格平稳。加上费用补贴南北 港口贸易盈利0-15元/吨。东北临储收购量大,北方港口价格坚挺;广东港口受费用补贴影响,贸易商心理价位较低。截至2月21日,北方港口玉米库存309.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6.1万吨,比去年同期高81万吨。临储收购量大,北方港口集港量继续下降。加上南北港口贸易利润较少,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下降,港口散粮玉米下海量由春节前每周60-80 万吨下降到目前的20-30万吨。截至2月26日,广东港口东北玉米库存43.9万吨。近期 广东港口到货量明显下降,饲料企业采购稳定。广东港口库容压力明显下降。盘面价格因北方港口库存压力而难以走高,不过近期呈现库存下降的趋势,对盘面负面影响略有减弱。
3、酒精深加工利润下滑,行业开工率不高
马年春节的餐饮零售市场相对低迷,整个餐饮市场春节销售增幅创下6年来最低。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4年春节黄金周全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尽管近年来春节期间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逐年上升,但是同比增幅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却一路走低。餐饮业消费低迷不仅直接影响玉米深加工产品的消费,还通过影响肉类消费来影响玉米的饲料需求。目前,全国淀粉的开工率在58%左右,2013年全年淀粉产量预计将从上年的2250万吨下降到2000万吨左右。酒精开工率在45%左右,较去年低10个百分点。因此,宏观大环境的弱势,对玉米消费以及其下游消费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4、美盘受2月供需报告短线提振,但中长线仍不宜乐观
上周,政府预计今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将会下滑,乌克兰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威胁到玉米出口潜力,可能提振美国玉米出口,支撑CBOT玉米价格继续小幅上涨。截至2月26日收盘,CBOT玉米期货5月份合约收于461.00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上涨2.00美分/蒲式耳。受美国玉米出口势头旺盛以及南美地区天气干旱等因 素的影响,1月下旬以来,CBOT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投机基金在之前价格下跌中起到主要作用,由于供求以及宏观形势变化,投资基金在玉米期货及期权市场上已经开始持有净多头部位,这也是7个月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玉米价格过低引发农场主惜售,现货价格难以继续下跌。
操作策略
上周,连玉米C1405合约因持仓量仍旧呈现上升态势,但成交积极性减弱,期价围绕2340一线窄幅震荡。目前东北产区农户售粮进度整体达到70%以上,临储大量吸引粮源成为推动东北产区玉米快速消化的最大因素。目前东北余粮已经有限,虽然临储收购将继续支撑产区价格,但整体需求低迷背景下,短期涨价动能仍显不足。技术上,连玉米C1405期价仍然维持2340一线窄幅震荡,缺乏消息面指引,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